close

以下文字乃為國科會研究計畫「事件之後,哀傷之始-人本取向的校園同儕死亡哀傷諮商模式之建構」邀請受訪者之資訊。

 

假如讀到此篇文字的人認識有在近期曾遭逢校園同儕去世的大學生或碩士生,而且也願意協助我的話,煩請告知他(她)有這篇文章的邀請(詳於繼續閱讀之後),或將這篇文章的聯結轉給他(她),請他(她)自行詳讀此篇文字。

 

王 純 娟

研究主持人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12.12.2010

---------------------------------------------------------------------------------------------------

致大學生或碩士生:

 

我是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王純娟,很抱歉在你正值失去一位同學的艱困時刻,素昧平生的我又寫了這個格文,想要邀請你談談自己在同儕過世後的一些經驗。這個文將由我的角度來撰寫,但這並不失我願意陪伴你共同度過這段時刻的心意。

 

我刻正執行一個國科會的研究計畫,題目是:

事件之後,哀傷之始-人本取向的校園同儕死亡哀傷諮商模式之建構

 

這個研究計畫乃緣起敝系所遭逢的經驗(2009)年,我們自己系上竟有三位同學意外過世,其中兩位甚至僅相隔22日,全系師生都感震驚,也各自都有自己的難過與哀傷。從消息迅速蔓延開始,我看著與陪著自己系上學生們度過這一段時間,大家心中情緒滿溢卻也有事可做-儘量為送同學最後一程而寫卡片製作紀錄短片折紙蓮花等,然而在告別式之後,諸多原因讓教師與學生都回到正軌,大家都沒時間也不再談及此事,而較為傷心的同學則讓自己游離,卻可能因為年輕尚輕過去無太多的喪親經驗而使得自己的因應顯得生澀與無所適從,此時我便在自己時間允許的範圍內,邀請幾位與逝者較為親近的學生,而她們也願意接受我的陪伴,只希望她們能夠較為順利地度過這段艱困時期。而三位學生於一年內先後驟逝,再加上我十多年來在學術專業上的興趣較偏向哀傷心理諮商(研究與實務),終而促成我起草此研究計畫,也承蒙國科會重視此一現象而通過補助,希望能夠在大學生面臨校園同儕死亡時,由學生的角度出發,建立一個你們需要的協助模式。這是研究上的目的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多數大學生生平第一次離鄉背井,在大學校園裡,與同儕密切生活、學習-由諸多的嘗試、掙扎,探索自我定位,追尋獨立自主之時,也學習融合周遭同儕之定位。當這一切常軌中的危機已然消耗大學生所有的能量時,同儕的驟逝更為危船增添風浪。我在協助自己系上學生之時,也希望有更多同年齡層的年輕人在生離死別驟降之時,能將危機轉為契機,或許可能更積極地化為自己正向生命經驗的一部分,這也是進行此研究在實務上的積極意義

 

上述這個基於自己系上三位學生驟逝的國科會研究計畫,再加上我相信也願意陪伴同學們在心理層面過得更好,便想邀請突然遭逢同學死亡的大學生(可能是同系同學室友社團夥伴等),請你談談自己在同儕過世後的一些經驗,諸如心情想法生活等,我會請受過訓練的訪員(均為敝所研究生,年齡約為廿五到卅多歲之間),與個別同學進行訪談,同時也陪伴你走過這一段辛苦的時期根據喪親領域的文獻,僅僅是談出來本身即具治療性,而我的喪親哀傷工作經驗顯示,當一個人在談論內心深層經驗時,從說者的角度而言,無論是受助或受訪都是相同的。因此,透過這幾次訪談,或許你也得以整理自己的經驗

 

要貼出這封信我是戒慎恐懼的,因為通常死亡是很難啟齒的,也因為通常我們會認為「事情都過了,人都走了,就不要再提起了,但是其實想到個別年輕學生-特別是與逝者較為親近的幾位,可能是獨自咀嚼自己的喪親經驗,我就也鼓起勇氣來敲門了。

 

假如你願意或想要再多瞭解這個研究案的細節與進行方式,請你在此留言或以email與我連繫:cw9j@mail.ndhu.edu.tw;我將於一至二日之內回覆。在你更瞭解這個研究案之後,你可自行決定是否參與本研究、與協助我完成此案

 

謝謝您讀完此信。

 

 

王 純 娟  謹啟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

                                                   中華民國 99 12 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refor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